10月29日
是重陽節(jié)
也是全國“老年節(jié)”
敬老愛老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深深根植于每個人心中

在云南
許多少數(shù)民族
用自己獨特的習俗和文化
書寫著對長輩的尊崇與感恩
今天
小布帶你一起重溫
這些傳統(tǒng)
????
彝族訓語
《迪孫》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自古有訓語“尊長上,孝雙親;老愛幼,教子孫?!保ㄗg文,摘自《迪孫》)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在武定縣的彝族聚集區(qū),如果村里有人家辦紅白喜事,都要把老人請來,作為貴客在堂屋中設專席接待,堂屋里唱調子,要由長輩先開腔。拜年作為彝族年的重要內容,孝親敬老表現(xiàn)得比較突出,其形式是向長輩送上一定數(shù)量的拜年禮品,如豬肉或豬頭、酒等,以示對長輩的孝敬和親近。
白族拜壽
“耆英會”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上關鎮(zhèn)河尾村,傳承了100多年的民俗活動“耆英會”,讓敬賢尊老的社會風氣成為遠近美談。耆英,意為德高望重之老者,舉辦“耆英會”這天,村民們歡聚一堂,為年滿80歲的老人舉辦大壽慶典,恭請老人坐上花轎,游村過巷到圣諭堂(即關公祠)為其拜壽,表達敬仰和愛戴。
壯族山歌
《咱村有老 遍地是寶》

“村口大榕樹,年年發(fā)新芽,您為這個家,辛苦一輩子。養(yǎng)大了兒女,帶大了娃娃,歲月的扁擔,把您身壓彎。今天您的節(jié),您就歇歇腿!我們唱支歌,給您捶捶背!祝您身體好,能吃又能睡!祝您笑口開,活到一百歲!”每逢重陽,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壯家兒女便會圍在長輩身邊,唱起壯族山歌《咱村有老 遍地是寶》傳遞心意。歌聲里藏著壯鄉(xiāng)的質樸禮節(jié),有對長輩辛勞的體諒,有對福壽康寧的祈愿,把對長輩的敬重與祝福,都融進一句句樸實又滾燙的調子中,成了重陽節(jié)最暖的儀式。
佤族專設
“敬老宴”

臨滄市的佤族至今依然保持著傳統(tǒng)的“敬老宴”儀式,滄源佤族自治縣的佤族過年時專為老人設“木考括”(敬老宴),給在世或去世的前輩祝愿。佤族格言“格拉那格拉揚”(意為“孝敬是禮”),反映著重要的孝道倫理規(guī)范,突出體現(xiàn)在佤族禮拜長輩的風俗上。
德昂族
為老人洗手洗腳

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德昂族的年輕人在過完澆花節(jié)后的1至3天,會到老人家里給老人洗手洗腳,以表示對老人們的孝敬和愛戴。
藏族尊老
體現(xiàn)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

在迪慶藏族自治州,藏族素有尊老習俗,不論是對待自己家里的,還是素不相識的老人。在家里,老人一般都坐在火塘正面,便于取暖,睡房被安排在光線充足、溫暖舒適的房間;添置衣服,要先考慮老人;老人因事外出,家里要派人陪同,老人騎馬,陪同的人牽馬步行。
傣族對老者的祝福
像水一般美好

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族潑水節(jié)第一桶水需先敬給家族或村寨中的長輩,晚輩用橄欖枝在一盆清水里蘸一下,輕輕地向長者的頭上、身上灑幾滴,表達對長輩的尊重和祝福。
在重溫云南這些敬老傳統(tǒng)后
是不是感覺暖暖的
尊老敬老,陪伴盡孝
不只是這一天的主題
更是我們平時應自覺做到的
祝福天下老人
健康幸福、如意安康!
來源:云南發(fā)布
統(tǒng)籌:浦美玲
策劃:包濤 沐旭 楊昊
資料:楚雄州委宣傳部 大理州委宣傳部 文山州委宣傳部 臨滄市委宣傳部 德宏州委宣傳部 迪慶州委宣傳部 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
信息員:周永芳 劉辰龍 謝思思 黃加江 趙詩雨 鐘蕾 楊斌
圖源:“大理融媒”公眾號 “滄源融媒”微信公眾號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微信公眾號 “迪慶發(fā)布”微信公眾號 “勐臘發(fā)布”微信公眾號
設計:姚振
撰文/編輯:陳皓
【聲明】如需轉載麗江市融媒體中心名下任何平臺發(fā)布的內容,請 點擊這里 與我們建立有效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