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radio【我們的思政課·老師媽媽張桂梅】《桂梅贊》:讓“四紅”精神活在身邊

2022-06-19 12:19:36 閱讀量163265 字數2312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

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

一堂思政課

著眼立德樹人,聚焦理想信念

一堂思政課

圍繞三全育人,立足知行合一

上好思政課

高處站位,牢記國之大者

內外延伸,密切關注現(xiàn)實

學好思政課

秉承先志,發(fā)奮圖強

擔負時代使命

以青春之力助推偉大夢想


麗江市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特別策劃

《我們的思政課》

切實燃起麗江青年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



歌劇《桂梅贊》由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創(chuàng)作,是麗江第一部原創(chuàng)歌劇,也是麗江師專教師教學團隊和教學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編劇蔡曉齡,導演則由王飛、和占強老師承擔,全劇由《大山的呼喚》《家訪》《艱難辦學》《女高女高》四幕,25首主要歌曲穿插構成,通過雙線交織的結構講述張桂梅的感人故事,明線通過小夏早逝、桂梅發(fā)愿、創(chuàng)辦女高、當選代表、苦戰(zhàn)病魔、嚴荔回校等幾個重要的故事情節(jié),架構起了一幕幕高潮迭起的感人場景。暗線匠心獨運,通過安排了張桂梅與丈夫董老師志同道合并肩奮斗互訴衷腸的感人情境,謳歌了董老師所代表的為教育事業(yè)獻出了生命的無名英雄。



老師媽媽張桂梅

《桂梅贊》 

                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               



據導演王飛介紹,用歌劇的形式來呈現(xiàn)張桂梅老師,也是壯著膽向張老師開拓進取的精神學習,在地州??圃盒@飫?chuàng)作歌劇,有著諸多的難度,創(chuàng)作、資金、演員、場地等等都是問題,然而作為張桂梅老師的母校,更應該秉承張桂梅老師的精神,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夢想變成現(xiàn)實。

《桂梅贊》由蔡曉齡老師執(zhí)筆創(chuàng)作,劇本基于真實故事改編,故事情節(jié)線索分明,細節(jié)故事真情感人,歌詞樸實無華,凝練動人。以細節(jié)線索真情動人的編劇,詞藻感人并充滿激情。

歌劇中“我數著,夜空中的星星;想象著,你清泉般的眼睛;穿越光年的一粒石子,在外太空勇敢飛行;我要用盡這一生,守護你雪蓮般的心靈……”這樣美好純凈的歌詞。編劇用簡單的寥寥數語,把張桂梅老師募捐時受委屈的矛盾心理和情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把該劇推向一個高潮。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歌劇《桂梅贊》作曲、總導演 王飛


《桂梅贊》中對黨的信仰和真摯的感情,它不是空洞的政治口號,而是山區(qū)學子山區(qū)人民和教育工作者對黨的深切感激與感恩,他們心懷的是雪中的大愛,他們不畏艱辛,在五星紅旗的指引下,執(zhí)著的前行。奔著這樣的指導思想,王飛帶著創(chuàng)作團隊開始踏上深入挖掘故事道路。



張桂梅作為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原麗江教育學院)1988級中文班優(yōu)秀畢業(yè)生,延續(xù)著這所百年院校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歌劇《桂梅贊》所表現(xiàn)的桂梅精神,不僅是麗師教育精神的典型代表,也是千千萬萬中國山村教師的代表,是影響和改變一代代大山女孩命運的教師代表,是像劇中的董老師一樣為教育奉獻一生,甚至獻出生命的崇高師魂的化身,是當代中國教師的靈魂。所以歌劇《桂梅贊》是一首靈魂的贊美詩。蔡曉玲老師說,同為師者的她就是一名“戰(zhàn)士”,這位戰(zhàn)士是這個時代真正需要的英雄,也是這個時代精神里最缺乏、最渴望的那種元素的匯集者!


在各類的名校中,很多學校會把一些著名的校友做成雕塑,擺放在校園最顯眼的位置,或是載入史冊。但是編導們更希望讓張桂梅老師不論何時都能留在校園里,永遠呈現(xiàn)在作品里。



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曾多次到華坪去采風,當站在張老師曾經翻越過的山嶺,一邊是一望無際的山川,大山很美,裊裊炊煙,稀稀落落的人家,透過望遠鏡,看到有炊煙的屋舍里什么都沒有,有著詩意的屋舍卻成為了貧困落后的代名詞,一邊是高樓林立的都市,來來往往的車輛,是充滿現(xiàn)代感的生活......就是那道山梁變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女孩們的生活分成兩個世界。此刻站在山頂的創(chuàng)作者們心靈深處再次被撼動。


麗江師范高等??茖W校 歌劇《桂梅贊》編劇 蔡曉齡


在張老師的身上具有“我的生命是有限,但是我要求無限,我要求人生價值最大化的這種勇氣和拼搏精神”,這種“大我”情懷,是任何一個部落,任何一個人群,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這種精神永遠不會落幕,更不會過時,作為她的母校,要一直傳承下去。另外也要用歌劇這樣的方式讓張桂梅老師的精神行走在中華大地上,播下更多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里種下一顆種子,讓他們慢慢去發(fā)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桂梅贊》成為一堂永不落幕的思政課、行走的思政課。



學習張桂梅精神,就是要學好“四紅”精神:堅定執(zhí)著、大愛無疆的“紅梅品格”;一路師者如燈,“紅旗飄揚”;始終對黨忠誠、堅定信仰、傳承“紅色基因”;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紅燭精神”。張老師用一生的愛,托起大山的希望,照亮大山女孩的追夢人生。從青春妙齡到花甲之年她,依舊對教育事業(yè)滿懷執(zhí)著,是源于那份內心深處的火熱,張老師也從來不是一個人在苦苦戰(zhàn)斗,她對大山的孩子們無私的付出,也終究開花結果,引領像李嚴荔一樣的孩子們繼往開來,延續(xù)著教育那沉甸甸的愛與責任!



         


播出頻率:FM106.2麗江新聞綜合廣播


播出時間:每天13:30-13:55 17:30-17:55



播出頻率:FM97.7麗江旅游交通廣播


播出時間:每天7:00-7:25、20:00-20:25






節(jié)目制作:楊四見 劉永香(實習)

新媒體編輯:劉永香(實習)

節(jié)目編審:李霞  趙文立

終審:馬湘  和紅軍

(發(fā)稿編輯:廣播中心)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24小時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88-5112277 舉報郵箱:LjrmTS@163.com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掃碼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