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
劉北海,名文超,字北海,1897年出生于云南省西疇縣英代村,自幼聰穎好學,從學于開廣地區(qū)名士楊必昌先生。他曾到西灑、文山、昆明讀“新學”,后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畢業(yè)后先后在昆明、成都、武漢、上海、廣州等地的一些軍事學校及部隊任教官、參謀等職。在長期顛沛流離中結(jié)識了一些進步人士,長了知識,開了眼界,認識了許多新事物,成為一名進步、開明的軍人。
1932年,日本在上海發(fā)動武裝侵略,蔡廷鍇、蔣光鼎將軍率第19路軍毅然抵制國民黨政府的命令,奮起抵抗,各界人士紛紛組織義勇軍、敢死隊、救護隊等協(xié)助作戰(zhàn)。正供職于上海的劉北海應19路軍和上海市的約聘,擔任了上??谷諏W生軍大隊長,帶領學生軍出入蘇州河的兩岸前線,積極投入和支持19路軍保衛(wèi)上海的戰(zhàn)斗。淞滬停戰(zhàn)后,劉北海輾轉(zhuǎn)到四川成都劉文輝部任中尉教官。紅軍長征進入四川,川軍奉命堵截。劉北海不滿國民黨政府“攘外必先安內(nèi)”及對侵略者的“不抵抗”政策,不愿與紅軍作戰(zhàn),借故攜家眷落籍昆明。其間在“實業(yè)救國”的影響下,劉北?;匚鳟犔接H中考察了馬塘附近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土地水利資源,不顧族人的反對,變賣家產(chǎn),籌集資金,在儂人河中建一個大型抽水站,提儂人河水灌溉農(nóng)田,以改善當?shù)厝罕姷纳?、生產(chǎn)條件。1936年水利工程動工,到1937年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zhàn)爭暴發(fā)。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全國抗日情緒十分高漲。為適應全國抗日形勢的需要,云南省政府組建部隊北上抗日。劉北海接到再次從軍的命令后,毅然返回部隊,出任國民革命軍58軍10師旅4團上校團長。
1938年8月1日,劉北海率部從昆明出發(fā),經(jīng)貴州、湖南前往湖北對日作戰(zhàn)。行軍途中,劉北海軍紀嚴明,不許騷擾百姓,所部一名連長借口派壯丁對百姓敲詐勒索,劉北海知道后,宣布將其降為士兵,令其退還索取的財物。這一舉動得到了百姓們的擁護,也使官兵們甚為信服。1938年11月,劉北海奉命率部于湖北崇陽桂口市黃土嶺一線阻擊占領武漢后正沿粵漢線繼續(xù)南犯的日軍第1師團笠原信雄部,日軍以飛機、大炮、坦克瘋狂進攻守軍陣地。劉北海身先士卒,在陣地前沿半身戰(zhàn)壕指揮戰(zhàn)斗,不幸頭部中彈,壯烈殉國,時年41歲。蔣介石發(fā)出唁電,追授劉北海陸軍少將軍銜。
1984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追認劉北海為革命烈士。1988年西疇縣人民政府在縣城東郊南疆烈士陵園內(nèi)為劉北海建墓立碑,以告慰英靈,激勵后人。
來源/“視聽文山”微信公眾號
責編/和真羽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wǎng)站或平臺不得轉(zhuǎn)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nèi)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