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保護往事
周 津(古城區(qū))
(續(xù)上期)
七
哈利姆博士于4月24日上午離開麗江。可不知怎么搞的,他說已將此次考察報告和相關資料寄給聯合國遺產組織,聯合國遺產組織卻表示未收到。后來,我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請聯合國遺產組織再派員來麗江考察。
1997年6月,聯合國遺產組織派亨利·克利爾博士來麗江進行補救性考察。亨利先生通過實地考察感到很驚訝:原來,在他想象中,麗江古城應該還是一座廢墟,可才過一年多時間,地震損壞的痕跡在古城已不明顯。在這次考察中,亨利先生高度評價了麗江古城的申遺準備工作。
后來,亨利先生在關鍵時候還幫了麗江一把:1997年6月27日至29日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二十一次主席團會議上,雖然國際古遺址理事會充分肯定了麗江古城的整體價值符合“世界遺產名錄”標準的第二條、第四條,但主席團會議討論后認為,“由于申報資料不全,麗江古城應列入重報項目(意味著重新申報,拖到下一批再評定)”。這怎么得了?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身份列席會議的郭旃先生和陳矼女士立即提出要給一個補報的機會,爭取在本次會議上通過,但會議已議定的內容很難更改。郭旃先生和陳矼女士沒有退縮,找到曾兩次來麗江考察的梁敏子女士,請她出面協調。接著,又找到主報告人亨利·克利爾博士陳述,表明我方愿意按要求補充材料,懇請進入本次會議評審議程。亨利·克利爾博士接受了他們的要求,提請主席團審議。最后,主席團會議通過了“將審議預案中已寫入的‘建議重報’改為‘建議補報’”。
需要補報的資料是什么?世界遺產中心主任佰思德·馮德羅斯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秘書長張崇禮(中方首席代表)發(fā)來了電文,明確指出:“要求中國方面提供該城市與中國其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的名城之間的比較分析報告。”這個內容很快通知到麗江,要求麗江在9月15日前提交。
這篇比較分析報告難住了我們,只好請省里幫忙。省建設廳和文化廳高度重視,及時召集相關專家進行商議,最后議定,請云南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院已退休的老院長顧奇?zhèn)ハ壬鞴P。顧老不愧是云南建筑規(guī)劃設計方面的專家,雖然他沒有到過山西平遙,但憑他50多年的業(yè)務知識積累,以及對麗江古城的了解,不到3天時間,《中國麗江古城和平遙古城綜合分析》順利完成。顧老為麗江解了一道難題,功不可沒!
為了保險起見,麗江還補充了一份《麗江古城震后修復與保護》的報告。兩份報告經省級專家評審后,8月29日,陳矼專程將兩份報告和相關圖紙報送建設部;9月15日,建設部將材料轉報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到此,總算完成了世界遺產中心要求緊急補報材料的所有程序,大家都翹首期盼能有個好結果。
功夫不負有心人,麗江古城申遺工作幾經磨難終于迎來最后關頭。1997年11月29日,在有20個國家代表參加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二十一次主席團特別會議上,麗江古城通過審查,同意提交全體會議評審表決。
關鍵時刻,前去參加會議的地、縣領導利用各種機會拜訪日本、意大利、英國、澳大利亞等國代表,給到麗江考察過的世界遺產中心的國際友人送去宣傳品,并熱情邀請他們再來麗江做客。
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一致同意將麗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997年12月4日早晨,獲悉古城申遺成功的消息后,麗江全城沸騰。當天下午,地、縣兩級聯合召開了慶祝麗江古城成功申遺大會,地、縣各界代表千余人參加大會。晚上,從古城四方街到紅太陽廣場,從縣城到白沙古鎮(zhèn)、束河古鎮(zhèn),數以萬計的人們在月光下舉行游行慶?;顒印S泻枚嗟胤脚e辦篝火晚會,唱響悠揚的納西族民歌,跳起了歡快的民族舞蹈。5日上午,在雪山中路(今香格里大道)舉行了“慶祝申遺成功萬人長跑”活動,有14000多人參加。
確實,麗江在國家和省相關領導的指導、幫助下,經過3年(1994年一1997年)多的努力奮斗,克服種種難題,使一個邊陲小鎮(zhèn)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來之不易、得之可貴。從此,麗江古城有了一個耀眼的光環(huán),麗江的發(fā)展前景將非常美好。
歸根結底,這源于麗江古城在世界上的獨特價值、非常地位。請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麗江古城的評價、鑒定:“麗江古城把經濟和戰(zhàn)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保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古城的建筑及城市肌理歷經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它融匯了多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麗江古城還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fā)揮著作用。麗江古城以其保存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與自然美妙結合的典型具有特殊的價值。經過1996年地震,基本格局不變,核心建筑依存,恢復重建保留了歷史風貌,保存了歷史的真實性,符合文化遺產標準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的要求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回想往事,如果當初沒有專家、學者的慧眼識寶和高明指點,麗江古城也許被毀了。但麗江人善于傾聽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經過持續(xù)不斷的努力,實現了古城申遺成功的大愿望,奠定了麗江大發(fā)展的基礎,這很值得慶幸、自豪。(未完待續(xù))
編輯:白 浩
APP編輯:吳 星
二審:和繼賢
【法律聲明】除非本單位(麗江市融媒體中心)主動推送或發(fā)表至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任何第三方網站或平臺不得轉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容,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